此文系【大话云原生】系列第四篇,该系列文章期望用最通俗、简单的语言说明白云原生生态系统内的组成、架构以及应用关系。从这篇开始我们要开始针对Kubernetes进行介绍了,本文内容如下:
前文说到老婆过生日了我们一起出去旅游,上了团体服务班车,小娜同学(老婆)闲聊到:“这服务还不错哈,2个跟车导游,1个司机”。三句不离老本行,我无聊的说到:“他们三个人就是一个Pod,提供一天的旅游服务内容,有主有次不可分割"。
小娜同学又上套了:“什么是Pod啊?英文单词豌豆荚?”,让老婆增加对老公崇拜感的机会不可多得,那就开讲,反正坐车也是闲着。
聊着聊着很快车就到了旅游目的地,一下车发现X公司的团队还真不少。导游都统一都带上了深红色的帽子(游客带上蓝色遮阳帽),浩浩荡荡出发。深红色的帽子为导游打上了标签,他们面向游客(用户)提供了统一的一种服务叫做:“导游服务”。
对于K8s中的服务架构也是一样的:
我们今天的项目是爬山,提供了两种方式:一是直接爬(即步行),二是坐缆车,当然如果你中途爬不动了也可以在缆车换乘站上缆车。
上面的图每个RS只有2个Pod,还不能那么直观的理解灰度发布,看下面这张图
此专栏《大话云原生》的前三篇文章如下
如果您读完了觉得有收获,期待您能转发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不竭的创作动力!